<wbr id="6ykup"></wbr>
<tt id="6ykup"></tt>

  1. 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書鄉婺源 > 星江文苑

    婺源文化漫談(圖文)

    發布時間:2023-05-21 07:48:42  作者:  來源:魅力婺源  點擊數:載入中…

    有這樣一首歌:這里峰巒疊翠,處處開不盡四季山花;這里溪澗橫斜,每每蕩漾著粉墻黛瓦。這里的村落,老屋里雕滿了琴棋書畫;這里的民風,醇厚中散發出淡淡的儒雅……

    這里,就是被人們譽為“中國最美鄉村”的婺源,一片迷人且又神奇的土地。

    婺源,公元七百四十年建縣。在千余年的歷史中,這里創造了燦爛的文明,留下了豐厚的文化堆積。今天,我們從一行行文字、一枚枚碎片中尋找文明的足跡,發現有兩大文化現象一直伴隨著婺源的前行,甚至改變著婺源的命運,那就是這里世代沿襲重教興文之風和經商服賈的習俗。

    是的,千余年來,這里一直崇尚讀書。特別是在思想家、教育家朱熹之后,故里婺源理學蔚起,儒教昌行,文風茂盛。資料記載,除官辦的縣學外,全縣先后創建書院數十座,社學、義學、蒙塾一百六十余所。不同層次、不同形式的學校遍布鄉野,書聲不絕于耳。在這里,宗族是構建這一教育體系并支持它不斷發展的重要社會力量。各氏族尤其是大姓旺族,出于自身發展的需要,無不大力興學辦學。他們不僅倡導所有族人尊儒學、明義理,而且普遍推行各種勵學措施。并在宗祠設立“學田”,鼓勵和幫助氏族子弟讀書窮理、科舉入仕。因此,宋以來,全縣有五百多人榮登進士,兩千六百多人出任仕宦,還產生出一大批學者及醫學、科技、文藝等領域的專家。在婺源歷史中,“耕讀傳家”是一道永不消失的人文風景。

    然而,由于山多田少,農耕難以養活越來越多的人口,婺源的先民很早就開始走出山外。他們有的將山上的木材和種植的茶葉賣出去,有的將糧食和其他日用品販進來,靠經營謀生,從而找到了另一種生存的方式。隨著貿易的逐漸活躍,一代又一代婺源人紛紛踏上經商服賈的道路。他們或少小離家、佐父經營;或拋妻別子、棄學從商。面對生存的危機和外出經商的長年漂泊,人們義無反顧,“以營生為第一生業”,并把它視為除科舉外最好的人生選擇。到明代中葉,守信、勤儉、精明的婺源商幫,不僅把傳統的木業、茶業越做越大,而且涉足鹽、典當、制墨、糧、布、瓷器等行業,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。他們以宗親和鄉誼為紐帶,走游天下,雄踞一方,成為“徽商”的一支勁旅,并共同創造了明清時期長達四百年的商業輝煌。

    徜徉婺源千年歲月,我們看到,正是“重教興文”和“經商服賈”書寫了婺源歷史的輝煌篇章。在這里,它們互為促進,相得益彰,不僅本身扮演了歷史文化的主角,而且廣泛地影響著其他各種文化的創造、傳承和發展。

    歷史上,婺源文化是“徽州文化”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作為一種地域文化,自然環境、歷史變遷和社會結構無疑是其形成和流變的重要因素。這點,“徽學”的研究者們已經弄清楚了很多問題,取得了不少學術成果。研究表明,徽州是個開發較晚的地區。幾千年前,這里一直生活著史稱“百越”民族的越人族群(一稱“山越”人)。春秋戰國時,群雄爭霸,烽煙四起,吳國率先成了這片土地的主人。之后,楚、越又先后征服這里,使其變成它們的屬地??梢韵胍?,吳、楚、越長達數百年的統治,必然會對土著山越人的早期文明產生重要的影響。秦皇統一中國后,開始了征服“百越”的戰爭,五十萬中原人浩浩蕩蕩南下戍守,與越人雜居。在此后的數百年里,中原逐鹿,王朝更迭,但對越人施行的屠遷和同化并未停止。同時,中原文化也因漢、晉時的衣冠南渡而北風南漸,一次又一次地沖擊、改造著山越文化。到隋唐時期,南北分裂已告結束,婺源也正式建縣,大批中原士族又一次涌到這里,強大的漢文化及儒家思想也因此成了這一地區文化的主體。從此,漢越的融合、朱熹理學的浸潤、宗族社會的嚴密結構、徽州“一府六縣”格局的長期穩定,以及“山限壤隔”,這樣一個狹窄封閉的地理空間,在一千多年的滄桑歲月中,共同孕育出了這片地域特有的徽州文化。

    因此,從建縣起就一直屬于徽州(原歙州)的婺源,其文化無論是源流、形態及內核,都與徽州文化在整體上有著太多的共性。這點,當然毋庸置疑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婺源的地理位置處于徽州的最南端。其東北與鄰縣休寧之間,高聳著一片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嶺,從而使得通往州府的道路更加艱辛。這片群山更是新安江和樂安河的分水嶺。凡是山以北以東的水皆趨錢塘入東海,而山以南以西即婺源境內之水則注鄱湖再匯進長江。其中,婺水是干流,源出縣西北古坦香油尖和大鄣山諸峰,沿途匯入段莘水等數十條支流,最后由西南進入樂安河。這是婺源重要的天然通道,既可經鄱湖溯贛江到廣州,又可出鄱湖下長江去南京、上海。千余年來,這里的木材、茶葉等物產,外埠的糧食等許多商品,大多是借這條水路才得以實現貨暢其流的。同時,婺源的西南面地勢漸趨平緩開闊,與曾是“干越人”居住地的饒州接壤,之間的聯系也十分稠密。其頻繁的商業貿易、人員往來和文化交流等,對婺源文化所產生的影響,無疑會給今人留下許多思考。

    文化,是一種精神,是一個地方的靈魂。我們希冀,你來到婺源,不止停步于浮光掠影,還能走進婺源的歷史,去觸摸婺源的靈魂;走進婺源的山水田園,去感受今日婺源所懷揣的夢想和邁向未來的激情。

    編輯:查中強

    責編:萬俊奇

    終審:江衛平

    【編輯:萬俊奇】
    圖文推薦
    一级A婬片试看40分钟,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,国产尤物网站尤物在线看,在线永久免费AV网站免费观看
    <wbr id="6ykup"></wbr>
    <tt id="6ykup"></tt>